癌症活不過6個月,男子靠牛樟芝續命


癌症活不過6個月,男子靠牛樟芝續命


近年來罹患肺腺癌的名人眾多,使肺腺癌在國人間的知名度大增,很多人只要喉嚨癢、胸悶或咳兩聲,都忍不住懷疑「是不是得了肺腺癌」?
中山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曹昌堯表示,肺癌可分肺腺癌、鱗狀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數種,其中肺腺癌占5060%,女性肺癌患者中比例更高達80%,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




1990-2009年間首次確定診斷為肺癌,且之前未曾在院外進行相關治療者共2,681人, 其中男性1,541人(57.5%),女性1,140人(42.5%),年齡中位數63歲(分佈17-92)。期別分佈以三及四期為多數,占77%。各期別五年及十年存活率如表一、圖一;第及第二期五年存活機會分別為70%44%晚期病人存活機會一般少於10%.



牛樟芝見證:腺癌病患徐×偉的見證:【化療後體會牛樟芝的好】

明偉個人檔案:
年齡:38
現職:電子業行政人員
病症:肺腺癌第3期已轉移到骨頭38被宣判只剩活6個月,罹癌原因不明
     
台灣每年新發現的肺癌病例約1萬人,一般好發於40後,女性佔80%;肺腺癌佔4000人。而我是男性,被檢出得肺腺癌那年才38,而且已經是第3期。據醫學統計,當進入3B或第4期,或出現癌細胞遠處轉移現象,平均只能再活6個月。

    一開始,我只是身體持續痠痛,腰椎痛了好一陣子,睡眠品質也不好,卻找不出原因。我以為是閃到腰,先去看中醫,但都治不好。剛好公司安排做健康檢,照X光發現胸腔有一小塊白色,類似肺部纖維化的物質,醫生提醒我盡快做更詳細的檢。果然,後來去醫院檢是惡性腫瘤,「肺腺癌第3期,而且已經轉移到骨頭!

化療後副作用不適,詢問專家牛樟芝輔助吃法
     肺腺癌早期沒有症狀,而且120就會倍增,80%患者初驗都已經是第3.4期,無法手術切除,只能化療。我隔天就開始去醫院治療,初期檢左肺有顆5公分的母瘤,用螺旋刀(電療)以及化療都沒有辦法使它變小;而且化療的副作用非常難受,我出現嚴重的嘔吐感和疲倦感,臉上也長滿痘痘,甚至手末端裂開,刺痛感沒停過!

     幸好友人建議我太太試試牛樟芝,我們也請教過專家,於是我持續食用牛樟芝品,早中晚各2顆,漸漸的母瘤變小,至今已經結痂,牛樟芝食用數量就改成早晚各1顆以保養身體;而追蹤CEA(癌症胚胎抗原)指數也下降,最初指數是32ng/ml,後來降到6,已接近正常5以下。到現在吃牛樟芝一年多,化療後的不適已經緩解,對止痛藥的依賴性變少,就沒再吃止痛藥。醫師還一直問我怎麼都不會痛,我想是因為有吃牛樟芝,它有「三帖化合物」抗發炎成分的幫助。

    能有這樣的改善我真的很感動!被宣判罹癌時,我還以為人生38就要謝幕;幸虧有牛樟芝,讓這條漫漫抗癌之路過得不會太辛苦,而且能漸漸好轉,感覺就像謝幕後又有安可機會,也不會再讓太太傷心。目前我還是定期回診,生活則早睡早起、避免油炸和重口味食物,盡量不讓身體操累,好好珍惜我的「第二人生」。

×偉患肺腺癌時健檢報告:
化療+食用牛樟芝膠囊前
CEA癌症胚胎抗原:高達32.86ng/ml
CEA癌症胚胎抗原(carcinoembryonic antigen),是一種蛋白抗原,存在於胎兒血清、成人消化道、少量在脾肝裡。當體嚴重發炎或癌發,CEA會異常分泌留到血清中,抽血可知濃度飆高,故用來監測癌症病情、治療後是否穩定或復發、是否轉移;臨床上連續數次CEA持續上升,判定意義較準。CEA正常參考0.00~5.00ng/ml,超過10ng/ml即惡性腫瘤機率大增;66年次的徐明偉驗出肺腺癌時,CEA高達32.86ng/ml

×偉肺腺癌改善後健檢報告
化療+食用牛樟芝CEA降到6.53 ng/ml,接近正常範圍
肺腺癌晚期存活率低於10%,但徐×偉持續接受化療,化療後食用牛樟芝調養,8個月後檢CEA下降到5.0 ng/ml,至今已快3年。它提醒大家防癌健檢要趁早,第1期肺腺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80%,而且「數據」是用來超越的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­

1 則留言:

最新的文章

肝是哑巴器官,一旦生病就是大病

都说 “ 胃是喇叭,肝是哑巴 ” 、 胃痛你有感觉,但是没有人会说肝疼。因为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,所以无论它累成怎么样,它也从不呻吟叫苦,也不会喊痛,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原因。 可一旦查出肝的病,基本就都是大病了。 顧肝第一步,應先做好「排毒」工作...